苏州大学论坛苏大论坛 → 青茶计划 暑假我们一起支教吧
查看完整版本:青茶计划 暑假我们一起支教吧
2015/7/23 6:36:57

助力希望——青茶计划”


——2014年暑期支教志愿者招募令
组织简介:
   “助力希望——青茶计划”隶属于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红会部,以助学贫困地区孩子为目标,以绿色希望,青色公益为理念,跨学院、跨专业自发性组建的公益性团队。目前团队以成功申请公益项目“激励行动——友邦青年领袖计划”,与青苗助学公益组织合作,并且得到苏州红十字会大力支持。2014年,“助力希望——青茶计划”项目将继续为改善西部山区教育状况,募集有公益之心、社会责任感的当代青年赴我国边远贫困地区进行寒假短期支教助学活动。
支教地点:四川宜宾
招募人数:15人
支教时间:7.16——7.30(时间暂定,根据各学校放假时间来调整,在此段时间之间进行支教项目15天)。
报名条件:
1、截至2014年7月年满18周岁以上,品行端正,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能够严格遵守
  团队管理规定,坚决服从团队安排;
2、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承担参加活动部分支出的费用。
3、得到监护人的同意,无心脏病史、突发性疾病、传染病等
4、身体素质良好,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能够很好的适应支教期间艰苦的生活
  条件;工作细致、严谨,敢于挑战,积极向上。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实践能力;性格开朗,
善于沟通,有一定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5、确定参加支教者,如无特殊情况并未得到团队批准者中途不得退出。
6、有平等意识,包容心和爱心,能与当地人友好相处,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
  不得有任何伤害孩子、村民和队友感情的言行。
7、音体美特长者优先。
支教职责:
1、全程参与暑假支教项目(15天)工作。
2、参与项目前期物资募捐、中期教学及家访,后期宣传、项目汇报册及视频制作等工作。
支教收获:
1、认识一群活波可爱的孩子,结实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2、学会吃苦耐劳,懂得团队合作,习得野外生存技能。
注意事项:
1、经费预算:团队成员需要付一定的交通、伙食费用
2、项目实施地区均为贫困山区,交通闭塞,物资匮乏,志愿者生活条件将会比较恶劣,请
慎重参与。
3、本着对自己、队友、山区人民以及孩子们负责的态度,我们希望志愿者慎重考虑后决定
是否参与本次活动,一旦入选项目团队,我们希望你不要轻易说因为原因放弃参与此次
活动。
报名截止时间:2014年4月24日
报名方式:编辑“年级+专业+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发送到:黄同学 18896509123
张同学 18862155822
陈同学 18896942315
志愿者甄选:第一轮笔试 时间:4月24日
第二轮面试 时间:4月29日
第三轮最终确认(时间待定)
如有相关问题可咨询:黄同学 电话:18896509123 QQ群:304176574




2015/7/23 9:40:21

青茶计划,你还在等什么?快来参加我们的支教吧,过一个有意义,有营养的暑假,收获一群真心的好朋友,让你的大学再也不孤单,我们做的不仅仅是支教,我们相信我们会做的很好,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念,需要了解更多的同学请看日志,或者加入我们的志愿者群。



2015/7/23 12:28:49

(^_^) 那边的情况如何。。。



2015/7/23 17:29:04

哈哈哈,每次看到这种支教贴就是莫名的反感



2015/7/23 18:34:59

那边孩子不用暑假?十五天的支教给他们带来什么?有几个写得好板书的?何必去误人子弟?



2015/7/23 21:36:45

我也要去



2015/7/23 19:44:12

对于支教我一直挺敬佩的,至少我是没那勇气,我大学室友在西部支教已有三年多,从一开始的散心变成了真正的热爱,虽然生活艰苦了点,但胜在充实,给人以希望。上面的喷子你不用理,在他眼里没有真善美



2015/7/24 2:03:26

我们项目:1.进行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教授各类课程,语文,数学,历史,音乐,美术,舞蹈,演讲,纪录片。寓教于乐形式,丰富孩子的知识,开拓孩子的眼界。
2.实地调查走访贫困家庭,建立贫困档案,联系好心人“一对一帮服”计划
3.在确认学校群缺乏的物资后,建立物资“需要清单”,给那边寻求资源。
4.以演讲形式,培养孩子自信,锻炼表达能了,通过“言语表达”比赛;同伴教育,培育平等意识,树立伙伴观念。



2015/7/24 4:12:24

不是苏大的,外地的可以报名吗



2015/7/24 2:49:05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帖子下面回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能评判他们的好与坏,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即使偏激和保守,都需要我们倾听,至于对不对,等你实践过了,你自己就会知道,你心里就会明白



2015/7/24 7:59:35

某个喷子真是。。。



2015/7/24 5:37:47

我和zx有过过节,但感觉他说得好像挺对的。比如他们也要过暑假啊,要去就长期待那儿好好教而不是暑假去个15天这样。



2015/7/24 9:05:45

你是黄同学还是张同学还是陈同学。



2015/7/24 9:45:29

好热闹啊



2015/7/24 16:14:58

青茶计划志愿者招募(四川宜宾)
——面试时间,地点,要求
第一轮 笔试
具体时间:4月24日 19:30——21:30
具体地点:独墅湖一期,606#6302
考核形式:笔试
考核内容:1.支教的意愿和动机
2.课程意愿,授课的想法和计划
3.支教基本生活情况态度
注:笔试结果会在4月26日前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大家
第二轮 面试
具体时间:4月27日 19:30——21:30
具体地点:独墅湖一期,606#6302
考核形式:笔试
考核内容:1.基本的面貌,态度
2.家庭对本人支教的态度如何
3.意外情况的发生,本人处理方式及态度
4.基本能力的考察,自选课程方面的能力要求(如:语文的口头表达能力、音乐唱歌水准、历史课基本事实讲述、舞蹈基本舞蹈能力、英语课基本能力等)
5.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对我们本次活动的建议,自己的想法意见等)
注:面试结果会在4月28日以短信形式通知大家
第三轮(待定)


青茶支教QQ群:304176574
详情请关注人人主页:青茶计划



2015/7/24 14:12:09

支持支教~我也很想去!



2015/7/24 19:43:10

支教还要笔试面试。。。。。。。。。



2015/7/24 20:41:53

非专业?缺资源?功利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尴尬
2013年11月03日 | 作者: gjy | 分类: 专题 | 

编者按:

  近日,一篇名为《叔叔阿姨,请你们别来支教了》的帖子在各大社交网站被大量转载,网友们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了又一次激烈的论战。以1994年末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为标志,中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二十来来参与到支教、助残、探访特殊群体等志愿活动中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有功利化、缺乏持续性、非专业化等。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何会陷入某种“尴尬”的境地?而未来又需要如何改进呢?

“行动在思考之前,热情在理性之前”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有什么优势?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中国人民大学陶行知研究会前任副会长、新闻学院2012级的罗慕凡和国际关系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十星之一“开拓之星”谭晓通都说到了共同的一点:更具热情和活力。但这也是多数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所具备的唯一优势。

  现有六个高校成员的彩云支南高校公益联盟是近年来发展较为成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但该组织的大学关系与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的张洁也概括大学生做志愿服务为“行动在思考之前,热情在理性之前”。

  曾参与金榜园小学支教志愿活动两年的罗慕凡回忆到:“当时金榜园的老师并不是百分百支持,校长也比较苛刻,想和更权威的NGO(非政府组织)合作。”追溯其中的原因,是“变动性太大,每位志愿者不能每周都来给同一个班的学生上课”,而且授课的专业性也不及非政府组织。

  由于大学生并没有过多的时间投身志愿服务,其项目持续性的不足俨然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面临的大问题,也是大家争议最多的问题。《叔叔阿姨,请你们别来支教了》一文中写道:“我们单纯地以为,你们会和那些三支一扶的叔叔阿姨一样,至少能呆三年……打点着7天的收获,突然间明白,你们的故事你们的游戏所给予我们的,远没有我们土生土长的、喝着泥巴水、口口声声‘不念书,我打断你腿’的老先生来得实在。”

  而陶行知研究会现任会长、统计学院2011级的刘思宏也表示协会的山区支教项目“时间确实有点短”:十一假期上课时间只有五天,而暑假十五天的项目上课时间只有十二天。“真的说能教给孩子们多少知识确实有点夸大,我们的支教更多的是带孩子去看不一样的世界,借此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信息学院2012级的郑子琳也提到信息学院青协曾有一次支教活动由于学校课程时间的调整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参加而被迫取消。

  大学生志愿服务另一个普遍的问题是专业性的缺乏。作为北京一加一残障人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之一的傅高山在谈到他们曾经招募到的一些大学生志愿者时表示,虽然他们是抱着帮助残障人士的热情来到这里的,但真正需要做一些专业化的事情时他们又没有相应的意愿或能力。据了解,该机构的一些项目需要例如广播录音、调查、统计等方面的专业志愿者,而当志愿者看到这些残障人士能够很好地解决自己生活上的问题时,就“可能没有成就感”,进而选择退出。而身为一名普通志愿者的郑子琳也认为“社会上的公益慈善专业性更强,能提供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帮助”。

  导致校内志愿服务组织专业性不强的一大原因是缺乏必要的、能够保证质量的培训。以基础的急救员培训考核为例,谭晓通介绍道:北京红十字会的标准课时是两天,最终要进行一个结业考试,而且每一到两年要进行一次复训。但去年在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接受急救员培训的新闻学院2012级的吕婉婷透露,虽然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保证了两天的课时,但是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全时出席,她在课程之后也没有参加结业考试。

  刘思宏也表示,协会内跟随支教志愿者进入山区的安全员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只是被要求“在出发前学习有关急救以及事故处理的一些知识”。而同样是赴山区进行志愿服务的谭晓通就强调了北京应急总队对于科学救援的重视:“车窗始终是打开的,由一个人做观察员,一直看周围山的情况。”

大学生志愿服务变得不再单纯?

  在《叔叔阿姨,请你们别来支教了》一文下,有网友“八月瓜的天空”这样回帖:我室友一开始准备去支教,为自己以后从政添一点点光彩。不过现在他找到一个挂职锻炼的岗位,就果断放弃了支教……

  这在现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中并不罕见。罗慕凡表示,她身边确实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人出于功利目的在做志愿服务,“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漂亮些”。相比较社团性质的陶行知研究会,谭晓通认为,许多同学参加学校及各学院的志愿服务组织多少受到保研加分等政策的影响,志愿动机没有社会上的志愿者单纯。

  “在学生志愿者当中有不少同学希望通过升副部长、部长获取保研加分。有些同学本来是抱着良好动机进去的,但经过熏陶以后,可能动机变复杂了。” 

  据了解,各个志愿服务组织中大一没有成功留任副部长的干事绝大多数都脱离了该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在谭晓通看来,这些人其实应该当作骨干继续培养,使组织可持续发展。“除了管理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队伍,志愿者应该是越多越好的。”

  有些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像在完成任务,“相对于社会上的志愿者机构显得被动一些”,这是谭晓通大一一年在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感受,也是他认为志愿服务组织“行政化”的另一个体现。

  谭晓通曾在北京志愿者联合会综合应急志愿总队参与了“420”雅安特大地震灾后搜救及重建援建、北京“44”门头沟台胞搜救、“721”特大暴雨救援等志愿救援活动,他表示自己在社会上的志愿者机构中时时刻刻感觉身处于“一个亲人般的团队”:“去年元旦在应急志愿者中心备勤,大家在值班室里一起包饺子”,去四川支教前,学校这边“就几个好哥们和好同学送送,但是救援队专门为送我组织了活动。”


图为谭晓通在雪山训练时遇到受伤游客。图/受访者提供

  今年6月谭晓通和队友在青龙湖执行一次打捞搜索任务,“水下的环境是全黑、无参照物的三维空间,只能通过绳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但是他完全信任队友,愿意将生命托付给队友。

解决资源问题趋向于合作

  在受访时,陶行知研究会、信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表示,组织发展的最大阻力是资源匮乏,主要表现在项目开发资源和培训资源上。刘思宏透露陶行知研究会十周年时,曾计划与嫣然天使基金会合作在如论讲堂办一个公益论坛类型的活动,邀请王菲、李亚鹏等嘉宾前来。后来因为缺乏直接资源、原定的中间联系人热情不足,导致计划搁浅。信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部部长张雅暄也提到组织曾有意设立一个“沙利文聋哑儿童康复中心”的志愿服务项目,因为“没有选择正确的组织”,缺乏更多的资源,“活动效果和预期有差距,进行了几次之后就没有再继续。”据了解,“沙利文聋哑儿童康复中心”也是新闻学院学生会志愿服务部曾争取的项目,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相同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陶行知研究会已经做出了应对。他们与北京市桂馨慈善基金会确立了合作关系。在项目开发资源上,基金会一方面会安排相应的学校;另一方面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减轻队员们的经济压力。在培训资源上,基金会会在协会支教队每次发队前为队员组织培训。相比较先前的师兄师姐受邀讲授,基金会的讲授人员“经验肯定更加丰富”,“培训也会更系统、更专业”。

  彩云支南公益团队是由东华大学彩云支南公益协会发展而来的高校公益联盟,现有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云南大学共六个分会。张洁告诉记者,团队在发展前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路程:启动资金缺乏、人员流动性强、项目不持续……但自2008年华东政法大学彩云支南协会与东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共同赴云南昭通墨翰支教以来,团队项目资源的数量也随着联盟内高校数的增多而增长,项目质量也因各高校优势学科资源的聚合而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以“云鹰计划”寒暑期夏令营的项目为例,教案设计由复旦大学负责人文科学部分、同济大学负责自然科学部分、华东政法大学负责普法宣传部分,最终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图为今年暑假彩云支南同济分会会员在大理东莲花村支教。图/受访者提供

他们眼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2015/7/25 0:30:21

罗慕凡称金榜园小学更换校长之后,他们的上课形式被迫由兴趣小组改成了课本教学,教授科目也变成了音乐、美术等,“不希望我们渗透到基础课程中”,“而且老师总是占用我们的课时,觉得我们的课不重要”。“被定位为帮助者、外来人”,这让罗慕凡和她的支教队员在那段时间有一股深深的挫败感。而接管这一项目的刘思宏提供的反馈也显示,虽然校长的态度发生了好转,授课科目也变成了较有趣味的活动课,但课时被占用的现象在反映后仍旧持续了一学期才得到改善。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是帮助,是拾遗补差。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更多的是感受、体验。”金榜园小学现任校长闫瑞华说。她表示学校老师如果同时教基础课和活动课备课量太大,所以让“志愿者们来上,老师时不时去看一眼”。“因为活动课不是国家规定的”,“不是工具学科”,内容上比较活跃,再加上支教队员们都比较认真,所以她对上课效果还是比较满意。但由于人员不稳定,“孩子们都不怕,心里想着反正下周又是别人了”,所以课堂秩序与本校老师上课相比“明显不好”。另外,她认为支教队员们在课堂教学的语言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罗慕凡心里,孩子们看待这些志愿者“就是新鲜”、“不当作老师只当作是哥哥姐姐”。她常常为课堂纪律所头疼,也从不留作业,因为“留了孩子们也不会做的”。刘思宏表示,小孩子不听话、课堂纪律不好是农民工子弟学校的通病。但山区支教情况却有所不同,山区支教采用孩子们自愿报名、家长签署家长通知书的方式,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孩子们是因为觉得这些课程比较有意思,而且在学校里有同学陪着。家长则是因为放假时农忙,也希望孩子们来学校。”今年暑假陶行知研究会派队赴河南洛阳市孟津县的保障小学支教,在支教最后一天的班会课上,有个孩子在黑板上写道:“记得,七年后人大,我去找你们!”这让队员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新闻学院2013级本科生苑菁菁刚刚加入了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支教部,她的妈妈谈志军女士向记者表示了她对孩子参与志愿服务的支持,虽然有些大学生“把志愿工作当成丰富履历、找工作的敲门砖”,但她更希望孩子通过志愿服务“培养一种包容的胸怀”。

  张雅暄谈到有些同学对志愿服务表示不理解,“他们觉得我们像是在走过场,去到一个地方是为了表示自己参与或组织过志愿服务项目”,但“学院一直十分支持我们的工作。”而谭晓通则担心校方对于志愿服务项目内容上的一些干涉会使志愿者“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从而“违背了志愿者本来的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何欣老师认为现实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和创新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反思也还有些薄弱,参与深度还有待挖掘。

  对大学生志愿者何欣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参加志愿活动不简单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体验,更是一种通过服务和体验提升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学习的过程和机会。组织者应设计一些有持续吸引力的公益活动逐步引导大学生自我挖掘和感知公益活动的深层意义,给予学生以培训和分享、反思等环节的引导。”


文/本报记者 陈怡含 张竹楠 张燕
实习记者 武明媛 王瑜琦
(编辑:甘静芸)
本文固定链接:http://youthruc.ruc.edu.cn/new/?p=2557



2015/7/25 0:36:30

@zx_0312
你这样有意思吗?
之前没看到这个帖子 所以没说话
看到你说的这句
(支教三年多?还是你舍友?对不起,请不要撒谎,你只能说三年内支教了那么几天,你自己也说了,他就是为了散心,大家都懂得,你个无脑喷)
为什么你就这么肯定他在说谎呢
这件事我是知道的
不经考证否定一件并非不可能发生且还算得上是美好的事情
这样对吗?



2015/7/25 2:54:13

支持,虽然我可能没时间去了,毕竟今年要毕业了。。。虽然15天时间不长,但过去与孩子们快乐的共度15天不是很好吗?丰富他们也丰富自己,至少人家是去实践了,有了行动。。。真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好喷的。。。狂躁症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015/7/25 6:45:43

我是13级艺术学院的自考生不知道能不能参加



2015/7/25 9:20:53





2015/7/25 11:29:51

最近一直在弄支教的事情...质疑很多很多,我想说,这些我都曾怀疑与责问过。你们说的现象,没错... 所以,支教的人都在提倡短期支教的长效化机制,有很多文章与论文,及对策。 还是一年自己那句话:“我不相信你或他说的好与不好,我自己去亲身实践,然后我再决定我的观点与立场。”去年我支教的原因,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由,是我听到太多的争论了,我自己想去真正的了解,而非他人的议论纷纷。



2015/7/25 13:50:36

之前网上也吵的很凶的一个话题——他们到底需不需要支教,好好的假期人家还要玩还要帮家里干活哪有时间来学习,但随着我们的深入了解,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山区的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百分之九十的孩子父母双方或一方都外出打工,所以很大程度上他们不缺钱,而我们也通过家访了解到的假期很长,大部分孩子在家也只是做些简单的家务其他时间就是看电视,而且家长只是想要孩子好,孩子想念书他们就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划或期望。这是一辈一辈留下来的问题,我们却只能在发现问题,至于解决真的很无力。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很欢迎我们也很感激我们的。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孩子也确实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改变,像闷闷的王莉笑起来真的很美,皮皮的王鹏程认真起来特别可爱……



2015/7/25 15:17:02

支教支教,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只能说,楼主加油吧。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