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论坛姑苏城外 → (校园老油条带你玩转校园)
查看完整版本:(校园老油条带你玩转校园)
2013/12/4 20:15:56




新生入学安全篇送给初入大学的你们!



2013/12/5 2:14:45

开学入校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却总是会发生很多意外:



然而你的缘分并不一定能够及时出现拯救你~
那条条就来教教你如何自救吧~


安全篇(大学新生入学防骗指南)


1.校内诈骗的主要手段


⑴.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假冒老师,学生干部的身份。直接进入寝室向新生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比如要收取每人100元的班费,或是某某材料的工本费。

⑵.真实身份,虚假承诺——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骗子利用有些同学家庭条件不太好、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⑶.寝室推销,恶意行骗——这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廉价文具,手机、电脑,电话卡之类,有的会以让你做销售代理为由向你****大量的文具用品。此类推销的产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尤其是廉价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一旦售出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更不会有相应的售后保障。更有一些到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旦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⑷.招新为名,设置骗局—— 在新生到来之际,假冒社团,以社团招新的名义骗取会费,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⑸.骗取信任,寻机作案—— 刚入学时,新生相互不认识,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得十分感慨以朋友相称,骗取他们的信任,并乘机盗走学生财物。还有的以找老乡为名进入寝室楼后专门寻找未锁门的无人寝室行窃,或在寝室学生熟睡时行窃。


⑹.热情帮忙,一去不回——骗子“欺负”新生人生地不熟,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新生接待人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或领路,再“调虎离山”,借机偷走行李。

⑺.诈骗电话,骗取财物——通常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有的接到的电话内容类似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理由,骗取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



2013/12/5 2:04:44

2.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⑴. 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已有百利而无一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⑵. 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与人交往要区别对待,保持应有的理智。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如微尘"的上门客,态度要热情、处置要小心,尽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以避免给犯罪分子创造作案条件。

⑶. 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大学里,无论哪个学院、哪个专业,班集体总是校园中一个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帮助。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做是个人隐私,但必须了解,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绝对保密。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更适合安全需要,特别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帮助并避免受害。

⑷. 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学校校规。为了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制度,总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制度却是必不可缺的,况且,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3、 青年学生在日常交往中为什么要有安全意识?
  近年来,学生被骗事件履有发生,社会上骗人、被骗更是司空见惯。有些犯罪分子行骗手段及其低劣,但为什么犯罪分子还能屡屡得手呢,这与我们青年学生生活阅历、性格特点有很大关系。


  ⑴. 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在大学生宿舍里经常有一些前来寻访的老乡、熟人、同学,或者朋友的朋友,熟人的老乡,同学的同学之类的人。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而我们很多同学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在不辨真伪的情况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而且常常把他人的寻访看作是一种荣耀,因而这些人最轻易上当受骗。
  
⑵. 疏于防范,感情用事。我们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上大学都有一个"十年寒窗"的经历,能够进入高等学府之门当属幸运者,在大学这个园地里,我们的很多人(尤其是新生)激情益于言表还来不及形成防范的概念,这在客观上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有的同学,"同情心"过强,经不住别人几句好话和可怜的求助,并受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的观念的影响,轻易相信他人,这也是容易上当受骗的另一个原因。

  ⑶ 有求于人,轻率行事。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能否如愿这就要看事何事,对象是谁,如果部分青红皂白,为达目的而轻率交友,弄不好会上当受骗。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态是:想经商助学而缺乏经商的实际经验,急欲成名爱慕虚荣而疏于戒备,想分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而缺少门路等等。


4、 在交往中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⑴.明确最基本的交往原则。校园的人际交往是具有多样性的,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形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就成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正常的师生关系比什么都可贵,唯有正确处理好这两种基本关系才能促成我们很好的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

 ⑵. 不要用感情代替理智。
  ①、对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 "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态度诚恳而不失礼节。三思而后行,不要 "一是朋友,都是朋友"。
  ②、对于"初相识",要谨慎,在不了解对方的时候,不要轻易露出自己的底细,"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③、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似微尘"的上门客,态度要热情,处置要小心,要避免单独行事,必要时可在集体环境中接待。

 ⑶. 交往要有选择。


 ①、择其善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关系首先是志同道合的,应该建立于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友情交流,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利益和厉害关系。要记住:了解--理解--谅解。
 ②、注意"四戒"。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
⑷. 意识到相对公开性。这种公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有些人习惯于把交往看作是自己的隐私,这是个人的权利。但是,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绝对的保密。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合适的范围内透露或公开,更适合安全的需要。
②、交往中察明对方的疑点或已经上当受骗,应该及时处置,向老师或学校保卫部门报告,切勿"哑巴吃黄连"。
5、如何防范利用网络行骗?

随着信息科技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进步及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及国际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现象已日趋增多。那么,大学生如何防范网骗呢?
⑴. 要牢固树立网络安全观念,在心理上设防。网络虽好,可是安全问题丛生,网络陷阱密布,同学们要时刻提高警惕。
⑵ .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以学业为主,积极参加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不要沉湎与虚拟世界的匿名交流而无法自拔。
⑶ . 要守网法,讲网德。要做聪明的“网虫“和聊天客,不要轻易的给别人留下你的电子身份资料和个人信用卡资料。
⑷ .要注意确认你要去的网站网址。注意输入的字母和标点符号的绝对正确,防止误入网上歧途,落入网骗陷阱。
⑸ .一旦遇到麻烦,应立即向有关老师、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并提供有关协助调查。



2013/12/5 4:22:26

同时,夏日美食来惹~可要照顾好自己的小肚肚呀~


食品安全问题

学生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

针对年龄特点,同学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
②、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③、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2013/12/5 3:29:53

行李太多啦~让我们打个的吧!
安服侠告诉你“小心黑车”!

哈哈哈,黑车不仅仅是Black car哦~


l 骗术特点:


“黑车”是指未经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审批,没有在道路客运管理部门办理任何相关手续,没有领取营运牌证而从事有偿服务实施非法经营的车辆。这些车辆都是以低价格的方式在站外私自组客或通过黄牛拉客,没有安全和服务质量的保证。“黑车”不仅仅存在于某一地、一市,而是全国性的问题,更是长久困扰各地管理部门的“顽疾”。


l 可怕后果:

近年来,“黑车”车主强揽旅客、敲诈勒索、谋财害命事件频发,严重影响旅客的出行安全,也有的“黑车”车主被旅客杀害,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黑车”的猖獗,会引起合法客运业户的上访,影响社会稳定。乘坐“黑车”的人员复杂,极易发生偷盗、抢劫、打架、调换假钞、酒后闹事等治安事件,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为争客、抢客、躲避运管部门检查,驾驶员经常违规超速行驶、超员载客、分散驾驶精力、疲劳开车,极易引发安全行车事故。黑车不安全,尤其对独行女性不安全,这是很多人的惯常认识,也是媒体的报道内容,更是官方治理黑车的依据之一。

技能get到了没有?希望在学校看到活泼可爱的你们!



2013/12/5 5:49:07

嘘~我接个电话!
电信诈骗,可疑汇款万万不要信!!!



l 骗术特点:
在原有作案手法的基础上手段翻新,作案者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电话等技术,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经济犯罪,以没收受害人所有银行存款进行恫吓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
l 防范措施: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千万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如果你有疑问的话,你要及时打电话给公安机关,哪怕向你的亲友、记者以及比较有见识的人询问一下、了解一下、核实一下。
l 友情提示:
电信、银行、公安系统的电话各自有自己的平台。骗子说你的账号涉及洗钱或者你的账号不安全,我要给你转到一个安全的账号,你要不信我给你转到公安局,转到银行,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各自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平台,是不可能直接转过去的,所以千万不要相信。



2013/12/5 11:58:05

还好我长得比较安全



2013/12/5 10:18:50

复制粘贴很没意思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8 second(s)